如何做好鄉村休閑莊園的建設及經營?開宗明義,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策劃過程,無論是投資者、經營者都須有一個學習了解并借助于專業機構進行咨詢的過程,而不是糊里糊涂的靠著一時的沖動就進入這個領域。那么總體來說要抓住哪些主要方面?筆者認為必須把控如下關鍵方面:
鄉村休閑農業莊園規劃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園區中各種地形、地貌和地物的原生態特點,盡可能利用原有的山川、樹木、河湖等自然資源景觀及當地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遺產景觀,建筑物、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要和諧一致、相互依存,結合當地特色。

園區主題形象是鄉村休閑農業莊園品牌發展的核心。鄉村休閑農業園區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主題項目,如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農業特色,平原地區適合種植業,江南水鄉適合漁業,山區合適果業,草原適合牧業等等。而在同一個地方也可以有不同的主題農業,比如在平原地區,可以種植農作物,也可以搞特色的花卉等。除了區域性的特色,還可體現在休閑農業園區的立地民俗風情與民居建筑特色,把握人文建設與園區的主題關系。

園區的四季產業規劃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市場需求決定園區的產業發展方向。結合區位交通優勢和資源優勢,選擇適宜的產業,選擇重點產品帶動園區專業化開發,避免同質化。同時又須考量綜合性發展,須由觀光、體驗、運動、品嘗、住宿等元素構成。休閑農業園的季節性強,許多園區項目設置較單一,例如園區的采摘、農耕體驗、垂釣,都是傳統農業鏈的邊界延伸,這樣游客滯留時間有限,并且受季節限制多,單純的休閑旅游消費很難讓園區經營持續。需要把季節性農業生產、季節性游樂項目、鄉村民俗活動、鄉村鄉居與鄉食等接待元素進行巧妙的融合,才可能有經營發展的良好機遇。

鄉村休閑農業園區除了有上述所講的硬貨外,還要注意園區內部不同景點特色的關聯和入園休游者的游憩心理。除了主題景點或項目,還要把控園區內部的差異性和游樂活動的連續性,注重整體節奏感和景點間的連續性,同時強化游玩線路和交通方式的選擇性組合。依據景觀特征、游賞方式、游人結構、游人體力與游興規律等因素,精心組織多樣化的游線,做到點線面結合,點位上可看,可樂,可聽,可視,可賞,可嘗;線路上要色彩多樣,且參與性強,體驗活動多;面上要有系統綜合化設置,功能分區清晰,給人感覺清新。

古人云:黃婆賣瓜自賣自夸。此言道出了鄉村休閑農業園區營銷的真諦。營銷,古話稱之為叫賣,如何叫賣的好?讓城鎮人們愿意來,喜歡來,這才是鄉村休閑農業園區建成后真正成功的寶法。其營銷靠的是園區環境吸引周邊城鎮人來,通過消費者的良好口碑效應,產生連環引爆消費。當然,也離不開一年四季、一月四周不同內容的活動來推動營銷,做到周周不冷場,月月有花樣,季季有節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