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風景宜人,空氣清新,民風淳樸,適合人居。鄉村是安詳穩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有著更多詩意與溫情,有久違的鄉音、鄉土、鄉情以及古樸的生活、恒久的價值和傳統。鄉村生活的這種閑適性,正是當下休閑旅游市場所追求的,具有無窮的吸引力,已成為中國未來最稀缺的旅游資源。
2月5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旅游化的鄉村生活是全域旅游的鄉村版,是有別于城市的一種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精神的追求。鄉村生活旅游化的實踐其實一直都在進行,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大致分為四代:第一代是“農家樂”鄉村旅游,第二代是以民俗村、古鎮為代表的鄉村旅游,第三代是鄉村度假,第四代將是鄉村生活,以提高人的生命質量為終極追求的形態和階段,這將是居住和旅游一體,生活和工作無間的生命狀態。
01民宿應以鄉村生活為根本
東方式民宿緣起日本和中國臺灣,被大陸發掘后,民宿熱在內地漸起。民宿在外在形式上,是一個包括吃住行工作情感的行為系統,在本質上是精神相對穩定、心靈有所安放和寄托的狀態。民宿的重點在“民”,這里的“民”特指鄉民,從鄉村生活的角度塑造民宿是根本原則。比如舟山嵊泗的偏遠漁村很富有漁味,現有的建筑空間看似無序凌亂,實則就是漁民們生活過程中點點滴滴情感的累積,是當地漁村生活與勞作方式的外化體現。
02鄉村類特色小鎮的鄉音不改
鄉村類特色小鎮本質上應該是一種“完整要素的生活化空間”,產業功能為鄉村生活服務,如此,既有的大農業、傳統手工業、創意的鄉村文化產業,都是增強鄉村生活舒適性和吸引力、復興鄉村的有力支撐。
03鄉村小資源的聚沙成塔
發展鄉村旅游,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外,眾多的山水花木、老屋街巷、民俗非遺、縱橫阡陌和最重要的樸素鄉民,都是鄉村旅游的星星之火,可稱之為“小 資源”。這些小資源在營造、強化、保持鄉村環境方面意義重大,它們所構成的鄉村基本面是“高大上”的點線狀資源無法取代的。
04融合鄉愁的設計理念
城市中的人們追求速度和效率,快節奏的生活充滿了壓力感,而屋子只是能夠帶來安全感的巣;鄉村則比較注重人與自然、生態及文化的共融,創造詩一般的生活空間。鄉村旅游的設計要本著不同于城市的設計理念,融入游人的思鄉情意,注重人本身落葉歸根的情感,拉近他們與鄉村的距離,帶來歸家的感覺,給他們不同于城市的生活體驗和情感交流,最寶貴的始終是人們對鄉村發自內心的、幾十年沉淀的真情實感。
05關懷人性的溫暖體驗
鄉村旅游滿足人性的本真需要,讓人產生溫潤軟糯的情感體驗。鄉村人文對個體的無縫浸潤和多維包容,包括人居、人性、人際、人神、人天,暫統稱為“五人”要素,具體就是鄉民與民居、村落、山水、田園等實體產生的居住、交往、互助、勞作、守序、崇文、依賴等關系與情感,這正是鄉村生活最大的吸引之所在。

現在,有了以旅游產業帶動整個鄉村經濟發展的理念,可通過鄉村旅游解決農民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問題。全域旅游的視角下,要了解鄉村的特色資源、區位環境、交通,讓鄉村經濟有發展模式可引導。
在大城市的周邊,鄉村地帶,交通區位條件比較好,會形成一圈區域,供城市居民休閑、放松。環城市發展的區域可以做的項目非常多,而有些大項目也只有在大城市周邊,經濟發達的地方才有發展的空間,因為體量和投資太大,必須有巨大市場的腹地支撐。
景區依托型就是在景區周邊發展鄉村旅游的模式,在深度契合依托景區品牌理念的基礎上,依據客源市場及本身特點深度開發鄉村產品體驗。充分調動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充分闡釋鄉村風俗風情,讓開放式的鄉村體驗與封閉的景區觀光形成鮮明的對比。

產業依托型就是特色莊園模式,以農業為依托,通過拓展農業觀光、休閑、度假和體驗等功能,開發“農業+旅游”產品組合,帶動農副產品加工、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促使農業向二、三產業延伸,實現農業與旅游業的協同發展。
古村鎮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旅游資源,是資本比較青睞的市場。開發古村鎮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保護先行,最好的模式就是烏鎮的模式:把烏鎮當做景區去打造,要收取門票,因為古村落是大家的資源,是需要保護的,要維護古建、保護歷史文化的遺存,還要讓傳統的手工藝的傳承者、繼承人找到自己的空間,這些都會產生很多的費用。

鄉村民俗文化旅游是以鄉村民俗、鄉村民族風情以及傳統民族文化為主題,將鄉村旅游與文化旅游緊密結合的旅游類型,就是在少數民族風情特別濃郁的地區,采取這種民俗依托型的模式。
很多村子沒什么特色,但是可以搞藝術,藝術是不分場所不分地點的,如陜西許村搞國際藝術節,一位攝影家偶然來到這里,發現這個村子環境很好,于是便住下來搞藝術創作,慢慢地就形成了國際藝術公社。

鄉村經濟或者是農業產業結構要調整、轉型、提升,可以用科技化的手法打造鄉村經濟。比如順義的科技農業示范區,在這里你可以參觀,也可以體驗高科技與農業相結合的創意農業旅游,如花卉的培育、配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