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由北京市富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農業工程學會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北京市海淀農業實用新技術推廣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現代都市農業高層論壇”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舉辦。作為中農富通在長三角地區的派出機構,安徽中農富通參加了此次論壇。
論壇由北京市富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白春明主持,來自泰國科技部,以及北京、山東、河北、陜西、安徽、廣西、廣東等省市政府農業機構、農業科研院所和涉農企業、農業園區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
與會代表分別以“都市農業發展模式創新”、“協同發展的京、津、冀休閑農業”、“泰國都市農業發展與科技創新”、“農業文化遺產在都市農業中的應用”、“都市農業開發中的體驗設計,如何提升人氣要素”、“創意農業在都市農業中的應用”、“休閑農業園區規劃與案例分析”為主題進行講解和介紹。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北京市富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天柱就國內外都市農業運作的模式以及案例進行了講述。都市農業通過不斷的創新和發展已經成為綜合的農業經濟行為,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資源區劃處處長、北京觀光休閑農業協會副會長馮建國對京津冀休閑農業的協同發展進行了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要使得京津冀休閑農業協同發展,就要做到:統一思想認識,統一生態、環境保護和提升的標準,統一政策、法律法規,統一信息、市場,統一園區的服務、培訓標準,統一產業發展規劃。

泰國科技部國家科技發展署產業技術發展部高級顧問Songphon就泰國都市農業發展與科技創新進行了介紹。科技幫助泰國農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泰國農業土地受到工業擠壓,面臨轉型壓力。泰國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應對:1、利用新科技增加產出,比如衛星技術,為作物尋找更合適的種植區域;2、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3、與其他國家加強合作,如歐洲;4、發布15項創新政策,尋找適合男女老少的食品。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孫慶忠對農業文化遺產在都市農業中的應用進行了介紹。農業文化遺產是與人類農事活動密切相關,經長期歷史積淀傳承的物質、非物質及物質與非物質融合的綜合體系,要實現持續發展,就要把農業的某些元素作為文化干預的農業文化遺產進行保護。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烏恩對都市農業的體驗設計進行了介紹。自然的事物越來越受人們喜愛,旅游需求越來越旺盛和迫切,發展都市農業需要把農業、觀光、休閑結合起來,同時具備學習、趣味、互動休閑體驗等多方面的設計,烏恩教授還結合具體的案例為大家詳細講解了都市農業開發中的體驗設計思路。

北京農學院城鄉發展學院副教授董君介紹規劃的重要性。要做好休閑農業,先要做好規劃,做規劃前先要了解政策、要有資金支撐,還要有土地,在休閑農業產業中,所有規劃要素最終都要落實在“地”上,所有的發展都是圍繞著空間要素展開的,特別是在鄉村地區,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人與地的緊密聯系。唯有落“地”,才能實現休閑農業最終的最求。

北京市富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詳規事業部總設計師杜名揚介紹了都市農業促進產業融合實踐的具體思路。都市農業正在快速蓬勃發展,而產業融合將為都市農業帶來無限可能,技術引領和管理模式的創新是產業融合的根本驅動力,需要我們繼續探索和實踐。

本次論壇為期兩天,4月20日與會嘉賓參觀考察了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和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對都市農業發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