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春節7天假已經結束了,根據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2017年春節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3.44億人次,同比增長13.8%,實現旅游總收入4233億元,同比增長15.9%。根據春節假日七天旅游市場的情況看,假日旅游消費需求增勢明顯,旅游活動豐富多彩,各地民眾出游熱情高漲,出游人數、旅游收入雙雙走高,旅游過年漸成時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業主要依靠景點景區、賓館飯店等基礎旅游要素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大眾旅游新時代的要求。“十三五”時期,必須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思路,加快由景點旅游發展模式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促進旅游發展階段演進,實現旅游業發展戰略提升。
2016年12月26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定了“十三五”時期旅游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未來五年我國旅游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和基本遵循。
產品創新 擴大旅游新供給
《規劃》指出,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建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開展鄉村旅游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向鄉村旅游延伸;實施鄉村旅游后備箱行動,推動農副土特產品通過旅游渠道銷售,增加農民收入;實施鄉村旅游創客行動計劃,支持旅游志愿者、藝術和科技工作者駐村幫扶、創業就業,推出一批鄉村旅游創客基地和以鄉情教育為特色的研學旅行示范基地;創新鄉村旅游組織方式,推廣鄉村旅游合作社模式,使億萬農民通過鄉村旅游受益。
2017年春節期間,廣西“五彩田園”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旅游度假、歡度春節。據統計,進入五彩田園小車10.24萬輛次,進園70.8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125.14萬元,門票收入117.46萬元。

中國現代農業技術展示館(玉林農業嘉年華)作為“五彩田園”核心引爆項目,結合當地民俗傳統和地域特點推出了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旅游節慶活動,如財神發紅包發糖、“偶”遇蔬菜、民族服裝展示、抓住“雞”會、草莓采摘文化節等,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豐富了游客假期生活。



一系列精心準備的迎春活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的到來,旅游人數持續攀高,絡繹不絕的人們為廣西“五彩田園”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帶來了火爆的人氣,實現了當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提升。


業態創新 拓展發展新領域
《規劃》提出,要實施“旅游+”戰略,推動旅游與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拓展旅游發展新領域。
其中,“旅游+農業現代化”要求加強規劃引導,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推動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農業,發展田園藝術景觀、陽臺農藝等創意農業,發展定制農業、會展農業和眾籌農業等新型農業業態。推進現代農業莊園發展,開展農耕、采摘、飼養等農事活動,促進農業綜合開發利用,提高農業附加值。
位于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南和農業嘉年華,是河北省舉辦的第一個大型農業盛會。它以農業活動為元素,通過娛樂狂歡來打造都市農業、休閑農業,同時融入先進的農業科技和文化創新理念,是完全迎合市場需求的時尚農業。




春節期間,南和農業嘉年華舉辦猜燈謎贏獎游園活動,活動期間游客參與熱情極高,甚至導致活動一度被迫終止。



在產業鏈條上,南和農業嘉年華主導冀南地區的糧食、蔬菜、畜牧和林果加工業的發展;在具體活動中,此地融入了綠色生態的農產品加工產業元素,并注重互動性和娛樂性。順應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趨勢,南和農業嘉年華以冀南地區為中心,力求打造一個科技與藝術共融、觀賞與體驗結合、產業發展與娛樂休閑并存的農業產業園。
南和縣是全國園林綠化縣,據南和農業嘉年華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園區完工的一期項目已經為周圍村民解決了300余個工作崗位,待二期項目完工后,還會增加300到400個崗位。
南和農業嘉年華還是科普教育基地,每個月都會舉辦科普活動,去年12月份,組織了一萬名學生來這里進行植物識別和科普。

結語:農業嘉年華作為一個綜合型綠色觀光農業園區,在給當地老百姓帶來就業機會的同時,也讓人們多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此外,農業嘉年華還是絕佳的科普教育基地、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對推動當地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農業嘉年華之旅已全面開啟,農業嘉年華聯盟正在形成!
下一個農業嘉年華是否就在您身邊?
期待您的參與,中農富通竭誠為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