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使得家庭結構向“4+2+2”形式轉變。全國2-7歲城市兒童超過900萬,自駕車家庭平均出游頻率超過10次/年,單次成本在500元以上。一線城市兒童直接消費占整個家庭消費的30%,間接占60%。親子農業的市場模式是以小見大的模式,以北京為例,每個年齡段的兒童人口約20萬,每個兒童的家庭休閑出游直接帶動能力≥3,間接輻射能力≥6,其拉動的是接近1000萬人口的消費者市場。都市兒童在休閑消費,學前教育,課外體驗及親子旅行的年均消費約2.2萬元,部分家庭超過20萬元,總市場份額180億元/年。
點擊可查看大圖(下同)

帝都京郊撒野:尺木無山

尺木無山位于北京順義楊鎮沙子營村北木燕路北,“尺木之間本無山,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尺木無山是一家集住宿、餐飲、親子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休閑農莊,總占地25畝。目標打造成中國首個純木結構原生態親子樂園+創意旅游酒店。尺木無山把蒙古包改造成霍比特木屋,把農民拆的房子撿來做建筑材料,把“顏值”作為主要裝修標準,餐具和食品的設計都是從當地挖掘。比如使用一些老的瓦片,鍋盤等。城市消費者遇上沒見過的、新奇的事物就想拍照,拍照就會社群分享,自發分享就是免費宣傳。借助這種最低成本的營銷,尺木無山四年沒有半分廣告費。
作為新時代的創業者圣經,《精益創業》告訴我們“你的愿景不重要,最快速最低成本的找到市場需求最重要”,以最小成本不斷“試錯”,才真正能夠找到最貼合市場的產品。將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假設,不斷讓市場進行檢驗,進行迭代改善,盡可能猜準用戶心理和需求,才能走的穩。小步改善,失敗則退回一步,重新規劃,繼續驗證。成功了再擴大量,讓用戶數量的增長來拉動優化和擴張的需求。


親子消費是剛需。隔代親子更是舍得花錢。父母上班,孩子上學,城市家庭交流很少。尺木無山把家庭聚集在一起,讓顧客在一天之內體驗完所有最精髓的活動,留下深刻的回憶,也能進行深層次的走心分享。
尺木無山商業模式畫布

城市主要消費人群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最感興趣的是比較有追求的生活方式。現在社會出現了青老年斷層,彼此之間不理解,不支持。尺木無山希望用藝術手段包裝、設計產品,拉近老文化與年輕人的距離。尺木無山餐飲民宿都不是北京最好的,但是做具有文創性質的三位一體的綜合體,可以做到最好。
“小而美”精準定位:田媽媽

“親子農業是一個沒有淡季的業態。”田媽媽的創始人要雁崢提到。“家庭就是圍繞孩子轉,小孩子到一個地方絕對是要玩的,見著東西絕對是要買的。出去隨便轉一圈,沒1000塊錢回不來。”
那么如何進行精準項目定位呢?
要雁崢說,一定要有所取舍,精準+細分+垂直,敢做小事。

田媽媽商業模式畫布
其實,北京本地的草莓種植已經過剩。但是把草莓變成課程來賣,可以獲得翻一倍的利潤,同時延長了游客的停留時間,增加了其他的消費。要雁崢覺得親子市場不用發愁。市場只是缺少更新奇、更有趣的項目。而產品定位實質上就是不斷認清自己,不斷取舍。親子農業追求“定位明確、主題突出、布局合理、產品經過精心的規劃和設計、注重品質感、適度的融入文化元素”,多是“門票+餐飲+住宿+采摘+租賃+農業休閑體驗”的盈利模式。
野趣童年自然學校:莊絡親子農場

海外留學歸來,成為孩子母親的崔碩,在進行親子農業建設時不斷在思考這三個問題:我的產品賣給誰?他們喜歡什么?我能在哪方面做的比別人好?
莊絡農場產品迭代

莊絡農場一直研發適合中國國情及基于農場開展的兒童自然教育課程體系,開辦自然學校,成立聯盟開展游學活動,為找不到經營模式的農場引入客源,并在河北廊坊有面積500畝的樣板農場。莊絡農場一直倡導農業自然教育,不僅符合人類天性,而且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更科學的展開愛的教育,鍛煉人的五感頭腦,開發智力,培養情商。將培養理念傳授給家長,家長會愿意參與長期會員服務。
莊絡農場商業模式畫布

這三家親子農樂園的成功并不在于資源多么具有優勢,也不在于其資金有多么雄厚。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抓住了市場需求、合理利用了資源、做深了市場細分、加入了有吸引力的創意和服務。
親子農業越發朝著本土化、年輕化、迭代化發展,核心項目都在體驗上。把休閑農業搭建成平臺,對接各種培訓機構,幼兒園,團體班等,就能得到更長遠的發展。情懷讓消費成為生活方式。客戶各種需求不可能全部都滿足,做自己擅長的事,可以找人填充文創內容的豐富性。不斷提供個性化、情感化、休閑化、美化的體驗,提高活動的有效分享率,就能實現休閑農業市場巨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