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大批企業熱火朝天地搞農業。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農業里,休閑農業是產業經濟與體驗經濟的復合體,我們認為,從體驗的層面上而言,它是玩出來的產業,那么玩什么?怎么玩?這里面有著很多的學問。

不做規劃怎么定位?
所以在做休閑農業項目之前,首先必須結合國家的戰略方向,根據資源條件、人文歷史等因素綜合考量,盡可能科學、合理的制定好戰略規劃與設計。規劃有了,定位才會有根基。

沒有定位何來競爭力?
有了土地規劃,有了戰略方向,接下來思考的就是定位了。要針對不同的市場消費主體,做出準確定位。或青少年學生夏令營式、戶外拓展式,企業的團隊活動式,或家庭周末游等。定位清晰了,也就有努力的方向,競爭力才能逐步形成。

沒有競爭力如何營銷?
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大多是布局雷同,項目雷同,而且還吃不到正宗的農家土菜。這般,產品沒有特點,就缺乏市場號召力,營銷成了農場主每天揮之不去的噩夢。只有特色經營才能讓你的農莊有了可以營銷的資本,才有可能打動用戶的心。

不做營銷怎會有認知度?
如今農莊各類主題節慶、各種優惠打折營銷活動層出不窮,活動過程中人氣很旺,可一旦結束幾乎就是門可羅雀的地步了。營銷是一項長期不懈的工作,同時還需要不斷的創新、持續的傳播。

沒有認知度談什么口碑相傳?
認知度、忠誠度可以起到口碑傳播、帶動銷售的作用,但“認知度”覆蓋達不到一定數量的受眾,就不會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只有讓更多人知道,才有更多的銷售機會,因此沒有“認知度”一切銷售都是空談。

沒有口碑怎能形成美譽度?
第一:小而精。如果一年推出幾百種產品,要做到“極致”很困難,但如果一年只推出幾款產品,就可以做到。
第二:定好邊界。一個產品只能代表某類消費群,而不能是全部的消費者,所以要有所界定和取舍。
第三:革新升級。任何一個顧客都不希望十年如一日看到同樣一個產品。
沒有美譽度和品牌,盈利只是一場空!
移動互聯網為品牌建設提供了很多機遇,休閑農業品牌建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互聯網+農業”時代,無品牌,不農業,無品牌,不能生存!作為農企,品牌建設應及早提上日程!

每逢假期,周邊旅游便成了城市白領們的最愛,小編走訪了一家休閑農場!這家農場經營多肉植物,在多肉植物大棚內,游客邊欣賞邊購買,銷售出數百盆。隨著“農業游”的興起,每每假期,無論是南部山區的油菜花海還是城郊的草莓棚、多肉棚,游客都絡繹不絕。

3類人搞休閑農業
房地產下行壓力,國家對能源的控制新技術和高科技門檻太高,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農業這個資本洼地,開始圈地運動,圖謀轉型。
看重的是農業經濟長遠升值的潛力,而且農業題材在政策和金融上也有短期運作空間,大宗交易、農產品期貨、農業設施租賃、企業并購重組和上市融資的游戲規則已經建立。
這些人帶著資金、經驗、資源和成功的光環回來接收同村人大片拋荒土地,搞起家庭農場自己當家作主。
有“中國鄉村情懷”的藝術家、建筑師、規劃師等群體甚至還要在華生活的“老外”。

8大趨勢
城市居民休閑,形成了鄉村旅游的核心結構,包括觀光采摘農業、大棚生態餐廳、農家樂、農家大院、民俗村、垂釣鮮食等,帶動了觀賞經濟作物種植、蔬菜瓜果消費、家禽家畜消費、餐飲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費的全面發展,同時把第三產業引入農村。
用景觀的概念建設農村,用旅游的理念經營農業,用人才的觀念培育農民,將鄉村裝點成旅游度假腹地;鄉村民居成為觀光體驗產品,鄉村民居與本地資源及文化特色相結合,形成產業型、環保型、生態型、文化型、現代型發展思路。
鄉村旅游的發展可以使農民以旅游為主業、種植為副業;農民的身份可以從務農轉變成農商并舉,農戶可以獨立經營,也可以形成私營企業;吸引農民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精品農業。

把農村的生產、生活資料轉換成具有觀光、體驗、休閑價值的旅游產品,并且一定區域內要差異化發展。具體有田園農業旅游、民俗風情旅游、農家樂旅游、村落鄉鎮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模式。
休閑農業的賣點之一就是體驗性,如何將優勢資源設計成知識性、趣味性、人性化的體驗活動,將游客融入情景,感動其視、聽、嗅、味、觸覺等,使其產生美好的感覺和難忘的記憶,這將是未來休閑農場能否致勝的關鍵。
可以說休閑農業如果沒有了自然生態作為依靠,就相當于一個人沒有了靈魂,所以休閑農場應該珍惜自然資本,在休閑旅游與生態保育之間取得平衡,以奠定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健康的“休閑農業”無疑是一個大的亮點。舒適的環境能夠讓人減輕壓力,減少煩惱。所以,未來休閑農場經營者應致力于維護環境,提供新鮮空氣、潔凈水、無毒蔬果和設計養生餐飲及健身運動場所,營造和諧而富有人情味的社會情感,從而利于游客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休閑農業不只是讓城市游客單純放松、肆意享樂,而是引導或選擇接待那些能夠接受農村及農業優點的游客,實現城鄉居民共同尋找真正的富裕,并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才是未來農業體驗的目的。
5大玩法
經營是鄉村旅游、休閑農業、休閑農場、休閑農莊的突破點。不懂經營,必敗無疑!
這是破解農產品最好的方法。通過為城市消費者提供農趣、游玩之外,并會在吃上加大設計。通過主題餐廳、主題菜單等方式加快消化農產品庫存。
各類活動是休閑農場的經營的爆點之作。休閑農場通過策劃不同的主題活動,比如:采摘、親子等活動。主題活動除了給休閑農場帶來人氣,更能提高休閑農場的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如果是高端的休閑農場,就可以采用會員制來留住用戶。休閑農場通過發展會員的方式,加強會員服務,為會員提供良好產品,讓會員能獲得良好的回報。
資金對于經營農業來說,永遠是缺口。因此,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眾籌就成為很多休閑農場主的新玩法。眾籌解決農產品銷售、經營資本、品牌口碑等等現實問題。眾籌活動把人、錢緊密第聯系起來,實現休閑農場的價值。
休閑農業還會嫁接互聯網技術開展認種、認養等活動。比如:一個家庭除了能來這里休閑旅游,還可以在這里種自己的蔬菜、養自己的豬或雞,并且體驗農家樂趣、親近大自然。

4大問題
同質同構現象明顯,導致游客引不進、留不住、難再來,造成原因是一些地方發展模式和服務功能單一,經營形式簡單雷同,活動缺乏創意,項目缺乏特色。
有些地方經營主體行為不夠規范,少數工商資本進入休閑農業領域后,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忽略了農業這一基礎和元素,忽視了農民這一主體,項目農“味”不足,個別項目還存在老板圈地建房、侵害農民利益問題;

很多休閑農場或農莊都建立單一產業上,但跨界產業比價少。因此,在產業化程度上顯得力單。其實,休閑農業就是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然而受資金瓶頸,很多休閑農場的創業者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產業支撐上存在很多畸形。
休閑農業需要的是綜合人才、跨界人才。但當前沒有任何一個學校開設過這樣的課程。因此,休閑農業經營人才缺乏,從而直接導致休閑農業經營方式、思維上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