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全面深度融合,確保“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取得明顯進展,有力引領和驅動農業現代化,農業部組織編制了《“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正式印發實施。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把信息化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制高點,以建設智慧農業為目標,著力加強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農業信息技術創新應用能力,著力完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全面提高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讓廣大農民群眾在分享信息化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為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
“十二五”時期,農業部編制了第一個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五年規劃,成立了農業部農業信息化領導小組,全面加強農業農村信息化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組織領導,推動信息技術向農業農村滲透融合,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為“十三五”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十三五”時期,是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關鍵時期,信息化成為驅動現代化建設的先導力量,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迎來了重大歷史機遇。同時,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應對挑戰的任務相當艱巨。

同時,我國農業農村信息化正處在起步階段,基礎相當薄弱,發展相對滯后,總體水平不高。
思想認識亟待提升
基礎條件建設亟待加強
科技創新亟待突破
體制機制亟待創新
到2020年,“互聯網+”現代農業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全面深度融合,信息化成為創新驅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先導力量。

“十三五”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主要指標
指標 | 2015年 | 2020年 | 年均增速 | 屬性 |
1.農業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比例 | 10.20 | 17 | 10.8 | 預期性 |
2.農產品網上零售額占農業總產值比重 | 1.47 | 8 | 40.3 | 預期性 |
3.信息進村入戶村級信息服務站覆蓋率 | 1.35 | 80 | 126.2 | 預期性 |
4.農村互聯網普及率 | 32.30 | >51.6 | >9.8 | 預期性 |
生產信息化是農業農村信息化的短板,亟需加快補齊。加快物聯網、大數據、空間信息、智能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與種植業(種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生產過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應用,構建信息技術裝備配置標準化體系,提升農業生產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加快發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創新流通方式,打造新業態,培育新經濟,重構農業農村經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政務信息化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抓手。加強農業政務信息化建設,深化農業農村大數據創新應用,全面提高科學決策、市場監管、政務服務水平。
加快建立新型農業信息綜合服務體系,集聚各類信息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機制和方式,大力發展生產性和生活性信息服務,提升農村社會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農業農村信息服務普及。
加強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科技創新與應用基地建設力度,大力培育農業信息化企業,支撐農業農村信息化跨越發展。
圍繞智慧農業建設,加快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支撐農業農村信息化主要任務順利完成,實施以下重點工程。
01農業裝備智能化工程
研發和推廣適合我國國情的傳感器、采集器、控制器,推動傳統設施裝備的智能化改造,提高大田種植、品種區域試驗與種子生產、設施農業、畜禽、水產養殖設施和裝備的智能化水平。
02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
“十三五”期間,選取農產品主產區、墾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大型基地,建成10個試驗示范省,100個農業物聯網試驗示范區,建設1000個試驗示范基地。
03農業電子商務示范工程
以省為單位,以企業為主體,重點開展鮮活農產品社區直配、放心農業生產資料下鄉、休閑農業上網營銷等電子商務試點,加強分級包裝、加工倉儲、冷鏈物流、社區配送等設施設備建設,建立健全質量標準、統計監測、檢驗檢測、誠信征信等體系,完善市場信息、品牌營銷、技術支撐等配套服務,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電子商務模式。
04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建設工程
加快建設全球主要農業國農業數據采集、分析和發布系統,實現對40個重點國家重點品種數據信息的監測、挖掘和利用,加強海外農業數據中心建設,推動國家農業數據中心云化升級。
05農業政務信息化深化工程
加強農業部門政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農業數據共享開放建設,加快推進業務系統建設和共享。
06信息進村入戶工程
通過競爭性申報,每年選擇10個左右的省份整省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到2020年建成益農信息社48萬個以上,服務基本覆蓋全國所有縣、國有農場和行政村。
07農業信息化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聯合相關部委,增建農業信息化學科,加大力度建設和完善農業部農業信息技術學科群,穩定支持已有學科群建設布局,新增農業物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信息化標準等10個專業性重點實驗室,在西北、東北、黃淮海、華南、西南、熱作等地區新增6個區域性重點實驗室,加強野外實驗站建設,各省加強省級農業信息化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試驗臺站的建設,不斷加強學科體系建設和科技創新環境建設。
08農業信息經濟示范區建設工程
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采用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的方式,線上農業和線下農業結合,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結合,建立一批示范效應強、帶動效益好,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農業信息經濟示范區。



